2024-09-30 22:10:00
来源:胶东在线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9月30日(星期一)下午举行《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王晓智,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淼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副科长刘晓云主持。
2024.9.30 15:00
主持人刘晓云: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主要向大家介绍《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配套若干政策措施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先生,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王晓智先生,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淼先生。
下面,请李杰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李杰: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我市科技事业的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兴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的市委科技委,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通过科技部重组,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新药创制2家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建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3家,我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数量突破420家,在16个重点产业链均建有引领性平台。二是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增强。聚焦我市16条重点产业链和“9+N”产业集群创新需求,每年组织实施20项左右重大科技项目,在高端聚氨酯原料ADI、海上火箭发射、8微米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船、新药创制等前沿技术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1年以来,全市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88项,其中最高奖1项、特等奖2项,2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三是科技创新活力显著提高。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1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1120家增至237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2861家增至3797家,科技信贷累计帮助我市2681家(次)企业获贷162亿元。高规格承办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八角湾创新大会等系列大型活动,我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市。
为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实施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强市建设“干什么、怎么干”作了系统谋划和安排部署,将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政策内容
《实施意见》及配套若干政策措施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四大方面,推动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
在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构建具有烟台特色的创新平台体系。深入实施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行动和产业创新平台提质升级行动,推动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到2027年,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500家以上,构建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3331”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山东省实验室、30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00家烟台市重点实验室。在政策上,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最高支持1000万元、100万元、 20万元。
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持续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聚焦16条产业链、“9+N”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深入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探索实行“赛马式”资助制度、“里程碑式”考核制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到2027年,组织实施10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强化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科技信贷支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到202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省级以上孵化载体数量达到5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每年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科技贷款20亿元以上。在政策上,对孵化载体最高给予200万元认定补助,对高企给予20万元认定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增长额给予补助。
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市场化成果转化体系,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打造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探索建设“科创飞地”,支持国内外科研人员带科技成果来烟落地转化;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示范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创业投资发展。在政策上,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示范基地、人才飞地等机构最高支持300万元。启动市级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评选工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引导机制,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财政科技资金引导,支持联合社会资本等设立科技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三、政策亮点
《实施意见》及配套若干措施重点坚持三个导向。一是坚持系统导向。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通过普惠性与竞争性支持政策,从项目、平台、企业、人才、金融等多个维度一体化布局,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二是坚持链式发展导向。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聚焦我市16条产业链创新发展需求进行布局,将科创平台建在产业链上,将技术研发用在产业链上,打造具有烟台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三是坚持成果转化导向。紧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关键环节,新增了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创新政策,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实发挥好市委科技委办公室作用,坚持“四个面向”,抓实抓牢各项任务,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支撑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为全面建设科技强省贡献烟台力量。同时,也真诚希望广大新闻界的朋友加大宣传力度,在做好政策文件解读的同时,对科技强市建设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推介,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刘晓云:
感谢李局长的详细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提问: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功能,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平台体系,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问,目前烟台市科创平台建设和下步规划具体情况如何?
李杰: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烟台市坚持将加强科创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机制创新,通过主动布局、引进共建、对上争取等方式,积极推动科创平台建设。目前,科技口共建设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79家,引进共建平台13家。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各平台共承担科技项目680余项,争取纵向经费16亿余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600余项,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43人,培养“万人计划”“泰山系列”等省级以上工程人才330余人。
其中,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依托绿叶制药牵头建设的“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自2023年获批以来,成功上市多款创新产品,实现了多个“中国第一”;我市与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新药创制省实验室,已获2个一类新药获临床批件,累计转化3个成果。围绕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我市与兰州化物所合作共建的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已与36家企业及高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与泰和新材、杰瑞石油等建设了10家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今年5月21日,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实验室体系建设工作获得了充分肯定与认可。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科创平台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布局,推动平台提质升级,突显对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行动,围绕前沿、新兴、优势领域,争取十五五期间,完成“3331”实验室体系建设,构建具有烟台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实验室架构,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同时,着力引进优势资源共建高能级平台,重点建设烟台科技大市场,打造集成式公共服务平台,为赋能我市企业创新和产业链发展搭建载体;建设东方航天港研究院,为“东方慧眼”星座和空天信息产业化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助力完善烟台航天产业链条、探索实现产业闭环、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记者提问: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请问市科技局在推动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厚植企业成长沃土等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效?
王晓智: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列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把推动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作为聚集创新资源的一线窗口、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举措,先后制定印发了《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加大对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力度,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补助由90万元、30万元、15万元分别提高到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新增对众创空间市级补助,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同时,我们对各类孵化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运营机构每家高企奖励5万元,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孵化载体60家,在孵企业1442家,入驻团队534个,拥有专业孵化服务人员273人、创业导师484人,孵化资金总额达到24.28亿元,700家在孵企业和84家创业团队累计获得投融资9.88亿元。2023年各类孵化载体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918家,较2020年增加517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家,较2020年增加149家,其中省级以上17家孵化载体培育首次认定的高企78家,高企数量居全省第1位;举办创新创业活动995场次,孵化载体内入驻企业总营收29.8亿元,孵化载体已成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前沿阵地。
下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推动孵化载体建设,一方面完善各类孵化载体政策扶持体系,出台市级加速器管理办法,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企业孵化链条,新增对新认定的省级、市级加速器的市级补助,分别给予运营机构最高100万元、50万元补助,对加速器培育高企给予运营机构市级奖励5万元/家。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解决企业高端人才招引、技术创新等难点堵点,支持我市企业在省外建立“人才飞地”,借力飞地“外脑”资源,导入科创项目、高端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管理经验等,加速高端人才智力的承接转化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对“人才飞地”培育企业在烟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按照每家高企5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记者提问:
今年7月份,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烟台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组织管理办法(试行)》,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启动该项工作。能否介绍一下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相关情况?
于淼:
谢谢您的提问。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对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前期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烟台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组织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共27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类别设定。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青年类、国际合作类五个类别。其中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分别设立一、二等奖,青年类和国际合作类不分等级。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50项。
二是组织实施。竞赛实行提名制,采用单位提名和专家提名两种方式。市政府将设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院所组成的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组织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市组委会办公室,负责成果竞赛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是竞赛流程。市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采取线上评审的方式,组织技术专家进行评审,按照1:1.5的比例确定复赛名单;复赛采取会议答辩的方式,组织技术、产业专家进行会议评审,按照1:1.2的比例确定决赛名单;决赛采取现场路演的方式,组织技术、产业、经济、企业界等方面专家组成综合评审组,进行现场投票,按照投票结果提出拟授奖成果和等级。对授奖的市科技创新成果(个人)根据烟台市成果转化政策给予支持,同时竞赛授奖结果作为完成人晋升职称等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开展前期筹备工作,争取四季度组织开展竞赛活动。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4.9.30 15:25
主持人刘晓云:
感谢于局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刚才听了三位发布人的全面介绍和详细解答,相信大家对《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配套若干政策措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传播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把今天发布会的内容宣传好、报道好。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编辑:王鑫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