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烟台发布频道
【图文实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

2024-12-21 08:45:20

来源:胶东在线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12月20日(星期五)上午举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颖;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芝罘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栋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副科长刘晓云主持。

2024.12.20 10:30

主持人刘晓云: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我市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先生;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颖女士;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芝罘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栋先生。

下面,请王德胜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王德胜: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对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的有力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省部署安排,我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编制工作并将编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坚持分级分类全域覆盖,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2018年,我市率先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编制工作,于2021年6月24日正式印发了《烟台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同年又发布了《烟台市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形成了烟台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一张图”。2022年和2023年,衔接“2022年最新山东省海岸线修测数据”和《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开展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工作,更新成果及时发布并实施应用。目前全市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347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44个、重点管控单元124个、一般管控单元79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12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36个、重点管控单元37个、一般管控单元51个。管控单元的划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基于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把该保护的区域科学地划出来,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把发展同保护矛盾突出的区域识别出来,守住环境质量底线,提高保护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效率要求四个管控维度,建立了市级生态环境总体准入清单、陆域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近岸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通过“明底线、划边框”,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梳理出来、立在前面,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管理,实现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关口前移。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服务裕龙岛、海阳中核等重大项目建设,我市已有10个落地应用典型案例纳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分区管控应用百篇案例集。去年我局积极争取到莱山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国家级试点,今年又争取到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楚园省级试点,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符合管控要求的项目予以简化,已为7家企业办理告知承诺审批、5家企业实施总量容缺审批,保障4亿多元投资的快速落地。

三是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目标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或质量达标方案的衔接。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重点管控单元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同时,我们依托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和业务化运行,加强与烟台市智慧环保等大数据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共用,推动建立与污染源普查、环境调查、土壤详查、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相关数据接口,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框架下推动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目标的联动管理。

今后,我们将以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应用体系,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把“绿色标尺”服务好新形势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对生态环保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主持人刘晓云:

感谢王局长的全面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提问:

请问我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有哪些烟台特色?

王德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烟台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建设:

一是系统把握烟台市实际情况。我们通过人口发展趋势、经济总量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趋势、能源需求等预测,系统分析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发展、重大资源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重点区域流域海域、重点行业以及重点问题,对接环境管理需求,聚焦优先保护区域和重点管控区域,最终形成符合烟台实际的分区管控体系。

二是精细划定环境管控单元。管控单元不仅与行政单元相衔接,还进一步结合重点的产业园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并且细化到乡镇级别,划定了陆域环境管控单元347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124个,这样能够针对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和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现环境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三是结合减污降碳实际需求,我们也在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研究,已经以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先行先试,为全国其他省市探索路子、摸索经验。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记者提问:

刚刚发布人提到了减污降碳工作,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也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请问在实行分区管控的过程中是如何将其与减污降碳工作有机结合的?

王颖: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烟台市作为国家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2022年5月,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探索协同管控技术路径。后续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更大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经验范式,在烟台市全域正在开展生态环境分区与减污降碳协同管控专题研究,打造“烟台样板”。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是摸清数据底数,夯实基础支撑。根据生态环境分区与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建立自下而上建立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一体化排放清单,从排放源头厘清减污与降碳两者间的关联机理,实现多源数据相互融合。

二是聚焦协同管控,细化大气分区。构建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双高”热点网络,进一步识别出减污降碳协同重点管控区域,并纳入现有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域,强化了减污降碳协同对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的引导作用。

三是着力协同增效,优化准入清单。形成拟纳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措施库,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方案,实施“一单元一策略”“一行业一策略”的精细化管理,避免“一刀切”。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记者提问:

我们注意到今年在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楚园开展了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省级试点,请简要介绍一下试点的有关情况?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这三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刘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先介绍一下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都属于事前预防性制度,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属于宏观把握,是环境准入中的综合准入要求;规划环评是行业部门、地方、园区针对本行业、本区域相关规划“量身定制”的管控要求,在优化规划方案上提出务实、管用的生态环境准入建议;项目环评是企业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方案,是环境准入中的项目准入要求。这三者是有序衔接的,它们构成了目前生态环境准入的框架体系。

为持续提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楚园获批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省级试点,旨在进一步提速入园项目审批,降低企业成本,实现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

一是以分区管控为引领,强化环评源头效能。充分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决策源头的生态环境精细化、系统化和空间化管理要求,发挥规划环评宏观把控和引导作用,明确园区环境准入条件及管控要求、细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项目落地提供“快而准”的环境准入指引。对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产业定位及与规划环评有冲突的建设项目,将有关制约因素提前告知企业,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做好事前服务。

二是以环评举措为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通过降低环评等级、告知承诺制审批、豁免环评手续、打捆审批以及简化污染物总量管理等措施,在环评形式、审批流程上大幅优化简化。大幅降低企业落地的制度性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以事后监管为抓手,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夯实园区常态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对实行环评降级和告知承诺制的环评文件100%进行技术复核,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实施园区跟踪监测,若出现环境质量恶化情况,暂停实施试点方案,开展区域环境质量整改。

下步我们将积极推进试点改革,切实做好改革调研和跟踪评估,统筹协调解决试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试点政策,让更多的建设单位享受到改革政策红利,为全省产业园区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4.12.20 10:58

主持人刘晓云:

感谢刘局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要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把“绿色标尺”服务好新形势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奋力谱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各自平台的优势,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把本场发布会宣传好、报道好,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