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烟台发布频道
【图文实录】“烟台市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2-21 16:09:10

来源:胶东在线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1月16日(星期四)上午举行“烟台市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少娜,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珍丽,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鲁梅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新闻办主任宫海涛主持。

2025.1.16 11:00

主持人宫海涛: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少娜女士,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珍丽女士,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鲁梅女士,向大家介绍烟台市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李少娜主席介绍有关情况。

李少娜: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烟台市妇联,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家庭建设和妇联工作的媒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号召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为我们深入推进新时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着力点。

近年来,烟台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等系列重要论述,紧跟市委部署,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广泛汇资源、搭平台,锤炼队伍“细、实、精、准”的工作作风,创出了一些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和有实效的工作做法,多次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官网、《中国妇女报》头版、学习强国等媒体推广。2024年,烟台作为三个现场之一,在莱州承办了2024年全省妇联系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交流会议,并做了经验汇报;还被评为全国妇女工作十佳改革创新案例。下面,我就有关特色工作从五个方面向各位作一简要介绍。

一是激发妇女动能,倡树家庭文明新风尚。我们全域启动了“孝善清廉润万家”活动,在农村开展“百名烟台媳妇秀庭院”视频展播,秀出庭院美、家风美;在全市常态开展“婆媳互夸会”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选树活动,评选出全国五好家庭10户、全国最美家庭21户,省五好家庭11户、省最美家庭30户、省绿色家庭13户,烟台市文明家庭300户、烟台市“美丽人家”788户,涌现出各级好婆婆、好媳妇2万名,好家庭3.8万个;在全社会组织“最美家书”“好家训”征集活动,优选百篇家书编印成书、百条家训在媒体展示;举办“最美家书”诵读大赛,来自全市城乡家庭的父母、孩子踊跃报名参加。这些群众性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起普通妇女争先创优的自豪感和积极性,汇聚起团结友爱、向上向善、勤劳奋进的力量。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开展“小手拉大手,讲好家风故事”。2022年省妇联发起举办“齐鲁好家风”主题展,讲好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先辈先烈、时代楷模的优良家风故事。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化创新,加入了10个烟台本土的优秀家风故事,全省独创由大、中、小学生担任讲解员,74名学生利用假期讲解235场次,全市300多个市区两级机关单位5.8万人观展。2023年,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在全市开展“好家风”进中小学校园活动,配套开展了“好家风薪火相传”体验营、“写给长辈的一封信”主题征文、“全环境立德树人”汇报展演等系列活动,先后走进14个区市29所学校,开展活动146场次,400多名学生争当讲解员,参与师生和家庭成员10.5万人;2024年至今,我们将这一形式拓展到503所中小学校,实现了全覆盖。这些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良好的转化效应,学生们通过讲解潜移默化产生了行动自觉,家长们通过帮助鼓励孩子讲解主动行动示范,从而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共传好家风的生动局面。

三是加强部门协同,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有效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首次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提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我们围绕妇联的职责定位,着重加强了与教育部门的协作配合。一是送专家资源进学校。2022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以来,全域启动了“家庭教育大讲堂”,为14区市中小学校开展29场大型家庭教育辅导,4.8万多名家长到场听课、积极响应。二是送教师资源进社区。试点开设“262社区家庭教育课堂”,整合在职教师和社会教育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14区市确定200个社区,组建600名志愿教师组成的队伍,全年至少开展2000场家庭教育课堂,实现了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四是立足多元需求,提高家庭服务供给。一是建立为家庭赋能的专业服务志愿队伍。把市县两级从事医疗、教育、法律、美学、心理辅导等爱心志愿专家力量汇聚起来,建立由127支队伍组成的百人“筑家”指导团,市县乡村四级妇联联动,负责志愿专家“送”服务和百姓需求的对接协调,连续两年开展常态化“定单式”服务,实行家庭“点单”、妇联“接单”、专家“应单”,两年来,四级妇联精准对接形成“菜单”886个,为广大家庭提供9大方面规模化服务800场,4.8万家庭获得了健康科学生活的各方面知识,比如心脏复苏、肛肠护理、口腔和妇科保健、理财防诈骗、美工制作等,家庭建设理念和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建立为青年人才婚恋交友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连续三年开展“爱在山海·遇见幸福”青年人才联谊活动336场,近4.1万青年参加。特别是针对像万华这样青年人才数量大的龙头企业,我们带领周边区市妇联主席到企业现场办公,提供匹配度和频度更高的专享服务。活动中,注重兼顾正确婚恋观的引导和增加城市吸引力等多方效益,努力在帮助解决青年人才的成家立业所需、企业发展壮大所急和党委政府“人才兴市”所向方面,切实发挥好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

五是倾心特殊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面向留守困境儿童,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全市250名妇联干部、5000余名爱心人士结对关爱1560名留守困境儿童,栖霞“爱的传递”爱心妈妈驿站志愿者团队受到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的高度肯定。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妇女,我们连续3年赠送“两癌”保险36294份,每份保额由1万元上升到1.5万元,3年共救助“两癌”患病妇女234名。同时,面向春蕾女童、智力缺陷以及残疾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联合社会爱心力量捐赠款物的同时,探索建立“宝妈工坊”和技能培训等增收渠道,通过多方面赋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希望。

谢谢大家!

主持人宫海涛:

感谢李主席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提问:

刚才李主席提到市妇联精心打造了“爱在山海·遇见幸福”青年人才联谊品牌,请详细介绍下,在这一品牌活动的打造中,市妇联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珍丽: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青年人才的婚恋问题,不仅是人才自家父母的“揪心事”,也是单位、企业的“操心事”,还是党委政府的“关心事”。自2022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部署,发挥优势,创新实践,持续深化“爱在山海 遇见幸福”品牌,引导青年人才通过树立新型婚恋观实现更好发展。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举办活动73场、129场、134场,参与青年分别5300人、1.2万人、2.3万人,得到了青年人才的积极回应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品牌效应越来越强。构建起“市委领导、妇联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留才”工作机制。工作中,确定“三步走”工作路径。第一步,活动组织前组织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保证信息客观准确安全;第二步,坚持一活动一方案,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确保活动各个环节衔接顺畅高效;第三步,关注青年后续动态,保证不出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网上或社会舆情。二是部门区市联动,参与度和覆盖面越来越广。主动上门走访部门、驻烟高校、部队和女企业家组织,以及重点企业,积极争取资源共享共用,参与承办。三是深化文化内涵,服务中心大局的效果越来越好。通过组织走进城市档案馆、历史文化街区、参加植树造林等形式,使青年人才的婚恋交友观念,在了解城市历史文化、感受城市发展脉动、参与城市建设中,植入了积极、文明、健康的基因,真正达到让青年人爱上烟台、扎根烟台、建设烟台、共筑未来的美好愿景。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凤凰网记者提问:

我们了解到,去年10月30日,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请介绍下,近年来就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市妇联做了哪些工作?

鲁梅:

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鲁梅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市妇联在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上做了大量工作。面向在校大学生,大力实施婚恋导航工程。深入5所高校,开展“幸福宝典话婚姻--《民法典》解读”专题讲座、大学生婚恋讲堂等活动;开展6场校地联合巾帼大宣讲,覆盖600多名女大学生。面向准新婚夫妇,创新开设“婚前第一课”。通过组织集体宣誓、特色颁证、送家风寄语等仪式,增强新人对婚姻的庄重感、责任感;邀请婚姻家庭辅导专家、文明家庭典型等志愿者走进婚姻登记处,进行婚姻家庭关系前置辅导、示范,防未然、治未病,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婚恋辅导工作的重点方向。面向已婚夫妇,实施“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各区市面向社会招募24名专职婚姻家庭辅导员、192名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对有需求的已婚夫妇提供从补救性的紧急干预、到发展性的关系疏导服务,全链条全领域做好婚姻家庭辅导工作,护航家庭和谐。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中国山东网记者提问:

救助困境儿童和家庭,是政府的重要民生工程。刚才李主席提到市妇联广泛联合,发动社会各方面爱心志愿力量,开展了大量日常走访慰问帮扶工作,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吗?

鲁梅:

烟台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鲁梅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项工作,我们坚持全面发动、常年持续,汇聚的力量和资源越来越多,困难孩子和家庭的受益也越来越多。其中,面向“春蕾”女童,我们认真落实山东省妇联募捐项目,3年来募集助学资金97.62万元,资助女生1297人次,莱州春蕾女童入选全国十个“春蕾榜样”。面向困难家庭,联合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连续2年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帮助完成550余份心愿;去年一年,利用寒假、春节、国庆等时间节点,为880余户送去温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当中,市县各女企业家组织是我们的主要捐赠力量,每年的款物折合人民币达 50余万元;各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力量,每年累计服务活动上千场,覆盖5万多人次。她们用大爱义举传递着社会的真善美和党委政府的温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胶东在线记者提问: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乎千家万户福祉,关乎国家民族未来。请问,市妇联下一步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面有什么新打算。

李少娜: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烟台市委全会和“两会”的召开,为我们开启了新的奋进征程,为广大妇女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持续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着力实施七项行动。一是乡风文明、美丽庭院建设“我的家园我作主”行动,擦亮“烟台媳妇秀”系列品牌;二是弘扬中华好家风“小手拉大手”行动,把巡展送进学校、机关、企业和商圈,让好家风在学生、年轻妇联执委和青年职工的讲解中吸收转化、践行传承;三是家庭教育“父母成长”行动,强化家校社协同,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减少亲子焦虑,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四是百人“筑家”指导服务行动,扩大专家志愿队伍,为家庭建设提档升级提供多元专业服务;五是巾帼家政进社区行动,聚焦“一老一小”,通过观摩培训交流,为妇女从事家政服务行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六是“拴心留人”巾帼行动,叫响“爱在山海遇见幸福”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品牌,培育新型婚恋观,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烟台、扎根烟台、建设烟台;七是困难家庭关爱行动,推动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全覆盖,捐赠城乡低收入适龄妇女“两癌”保险全覆盖,特殊困境家庭走访关爱全覆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5.1.16 11:52

主持人宫海涛:

感谢李主席,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刚才,三位发布人对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相关情况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详细的解答,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内容,深度挖掘提炼,精心采制稿件,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报道好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这项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