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15:54:11
来源:水母网
3月2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二级调研员孙成列,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贤成,烟台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王力波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大众日报:用海要素保障是涉海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支撑。2024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在海域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有哪些打算?
答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二级调研员 孙成列——
2024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积极推动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裕龙岛项目用海进展顺利,确权4宗配套项目用海,保障用海面积64公顷;5号岛项目在自然资源部大力支持下形成了明确的审批路径。风电光伏用海服务成效明显,推动3宗项目落地实施,保障用海面积735公顷,有力推动海上新能源产业发展。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有序推进,通过分类处置,成功盘活1890余公顷的海域资源,并推动29个申请继续填海项目获批实施。
2025年将继续秉承服务大局、保障发展的宗旨,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海需求,不断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项目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密切关注裕龙岛、海上新能源等重大项目,提供“一企一策”用海政策指导服务,协助企业完善用海申请材料,优化审批路径,压缩审批周期,加速推动项目落地。
建立项目全要素管理数据库,深化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处置。对于“已批未填”类项目,指导用海主体完善材料,加快审核进度,推动实施填海工作。对于“未批已填”类项目,加强对备案区域的开发利用,引导重大项目规划布局,释放闲置海域价值。
实施项目全周期动态监管,强化审管联动服务效能。依托掌上监管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实地勘察等手段形成立体化监测网络,动态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对异常用海行为及时预警,依法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发布会现场
中国山东网:守护水产种业“芯片”是保障大食物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培育烟台市水产种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有哪些工作举措?
答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贤成——
水产种业是渔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水产品稳产保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好全省《关于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烟台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坚持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水产种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水产种业烟台“北繁基地”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培育各类水产苗种5000亿单位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着力提升水产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实施重大水产品种联合攻关。搭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协作的科技创新与支撑服务平台,强化重点品种技术攻关,重点攻关有深远海养殖潜力的优良品种,为深远海养殖提供优质苗种支撑。实施“三文鱼万吨计划”,推进三文鱼良种选育及大规格苗种培育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水产种业发展行动。重点实施种业扶优行动,做强10家省级水产种业领军企业,着力构建“集聚区+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地”发展模式。实施种业融合行动,高规格打造莱州金城现代渔业产业园、黄渤海新区中国海水鱼(北方)活体种质资源库,建设集科普、体验、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的海洋文化科普馆和全景参观走廊,让渔业发展成果“看得见”“能体验”“可借鉴”。实施种业品牌行动,加强品牌资源整合及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烟台海参”“明波石斑鱼”“安源刺参”“经海三文鱼”等种业品牌,塑强“烟台种业”新优势。
强化水产种业保障能力。研究制定支持水产种业发展政策,加大水产种业资金扶持力度,组织实施烟台市水产种业提升项目等政策扶持,重点支持水产种业企业育种能力提升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强化水产种业服务保障,完善水产苗种监管流程,建强渔业官方兽医队伍,加强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建设,强化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执法检查,切实维护水产种业发展良好环境。
▲发布会现场
胶东在线: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2025年在统筹推进平安海洋建设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
答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王力波——
为推进平安海洋建设,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执法,优化保障。
紧抓渔业生产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以实施渔业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为抓手,强化形势分析,严格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健全完善渔船包保、编队生产等管控机制,常态化开展包联检查和执法巡查。紧盯伏季休渔、养殖生产旺季等重点时段,聚焦商渔碰撞、养殖作业、恶劣天气等突出风险,持续推进“百日攻坚”“商渔共治”等系列行动,有针对性落实防控措施。紧盯载员10人以上渔船,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发布典型执法案例,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专业技能。
紧抓渔政执法行动,严守生态底线。以“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抓手,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伏季休渔管理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查处违规使用禁用渔具,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卡实各方监管责任,加强涉外渔船管控,杜绝渔船违规越界。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积极救护水生野生动物。
紧抓海域海岛管控,划好资源红线。严格落实“海岸分段、海岛划片、责任到人、定期巡查”制度,严格管控围填海,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擅自改变海域使用用途等违法用海行为。加大已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内的无居民海岛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改变、破坏海岛自然岸线和填海连岛等破坏海岛行为。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技术支撑,提升执法效能,保障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核电等重点项目用海。
紧抓船港改革创新,打通发展干线。持续推进“百港、千船、万人”提升行动。规范休闲渔业海钓渔船信息化管理。推动烟台市“标杆渔船”、新型船牌和无纸化渔船检验试点落地。完成渔港等级认定,严格“以港管船”,建设渔港经济区,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