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5:22:14
来源:胶东在线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4月17日(星期四)上午举行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邀请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继松;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修晓明;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耿鲁平介绍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赵向阳主持。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胜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继松先生;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修晓明先生;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先生;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耿鲁平先生。
下面,请王德胜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王德胜: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烟台市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关于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的意见,立足自身优势,2025年1月烟台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2023年12月,市政府做出“以美丽河湖、美丽烟台建设为重要契机,把‘打造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作为烟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定位,纳入全市工作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到2027年,推动50个左右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为全面落实美丽中国、美丽山东建设战略部署,深入践行《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我市把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作为烟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定位。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开展《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对各区市和31个市直部门开展了资料调阅和实地调研,经过多轮次的评审座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有关程序,于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烟政字〔2025〕1号文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烟台市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的指导思想。到2027年,美丽烟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建设形成可感可知的优势,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示范标杆;到2035年,美丽烟台基本建成,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北方形成显著优势;展望本世纪中叶,美丽烟台全面建成,中国北方最美生态城市全方位呈现。
第二部分为主要行动。概括为“实施八大行动绘就八美图景”,涉及33项工作内容。
一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行动,通过实施“构建现代低碳能源体系、提振绿色发展产业动能、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行动,绘就新质驱动之美;二是实施环境质量改善提升行动,通过实施“协同治理呈现美丽蓝天、三水统筹实现人水和谐、系统防护守护洁净沃土”等行动,绘就天蓝水秀之美;三是实施现代海洋示范建设行动,通过实施“加强海洋生态综合整治修复、全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加快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行动,绘就人海和谐之美;四是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通过实施“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等行动,绘就万物共生之美;五是实施生态环境安全守护行动,通过实施“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防范、增强城市气候韧性、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等行动,绘就安全永续之美;六是实施生态宜居城乡建设行动,通过实施“构建蓝绿共融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质、打造最美生态建设区市样板、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行动,绘就诗意栖居之美;七是实施全民参与共建共创行动,通过实施“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弘扬特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健全多元参与行动体系”等行动,绘就普惠共享之美;八是实施现代治理体系构建行动,通过实施“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强化政策激励保障机制、创新智慧高效数字治理”等行动,绘就创新高效之美。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强调要加强党对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的全面领导,发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做好工作指导、调度和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主要特点
一是全面落实美丽中国、美丽山东意见的具体实践方案。在《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衔接落实国家和省美丽建设意见文件,完全涵盖了意见内容,并根据烟台特色增加现代海洋建设示范行动,凸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亮点。
二是纵深推进美丽烟台建设的施工图。《行动方案》以《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牵引,结合最新形势要求,谋划深化美丽烟台建设的路径和内容,科学设置了37项建设指标、58项重点任务以及42项重点项目,为烟台市早日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厚植绿色底蕴。
三是打造有影响力的美丽烟台建设城市品牌。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挖掘烟台市现有的、拟打造的以及有打造潜力的美丽建设示范最美典型,提出与全球城市同台竞争、在中国北方领先垂范、在山东率先引领的目标任务,充分彰显烟台市美丽特质。
下一步,将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定标准、树规则、建机制,对照《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清单,细化分解到每个季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推进。同时,我们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工作,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局长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烟海e家记者提问:
近年来,烟台市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先行先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请问烟台市在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请从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美丽细胞打造等方面具体介绍一下?
孙朝晖: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烟台市在美丽烟台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为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会相关部门的领导还会具体介绍,我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纵深推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推进。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持续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达88.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实施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行动,建立地表水环境管控一张图,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63.6%;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固本工程,强化陆源污染治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达到96.2%,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丰硕。烟台市四十里湾、龙口市龙口岸段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这也是继2023年度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后,烟台再获美丽海湾殊荣。烟台市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数量达到42条。2024年,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山东昆嵛山站、山东银莲花养护观测站在辖区正式揭牌成立;新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总数达到22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二)先行先试,交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了“六个第一”,即发出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实验项目,形成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创新推进全域清洁供暖。万华工业余热清洁供暖项目一期已向黄渤海新区提供1000万平方米的清洁热源,二期将向芝罘区、福山区和莱山区提供5000余万平方米的清洁热源,进一步优化烟台市供热能源结构,满足民生清洁供暖的需要。项目完成后每年节省标煤94.4万吨,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助力烟台市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分区分类,勾勒建设格局各美其美“风景线”
打造宜业宜游一流滨海岸线。贯通海韵广场至里蹦岛滨海慢行系统,打造滨海一线烟大示范段,建成烟大青春海岸、共创公园,完成黄海游乐城提升改造,加快世界设计公园建设、蓬莱西海岸国际旅游岛开发,启动太平湾水上运动中心建设,打造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带,持续提升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和服务水平。
全力打造葡萄酒文化名城。推出北纬37°葡萄海岸特色旅游线路,对烟台葡萄酒旅游资源进行重点推介,全方位提升烟台产区品牌形象。在市区增设葡萄酒元素,打造葡萄酒主题场景,集中展现亚洲唯一国际葡萄酒城的魅力形象。引导蓬莱丘山谷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高品质建设烟台核心产区;推动莱山瀑拉谷正式运营全产业链展示服务中心,打造葡萄酒乡村振兴休闲体验区。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
《行动方案》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中提到“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有关内容,请问我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耿鲁平: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聚焦“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标准组织各类规划编研项目300余项,为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精准引导。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得省政府批复,中心城区8个区的分区规划全面完成,启动编制镇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89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科学合理。制定空间类专项规划管理办法和目录清单,城市交通、市政、教育等41个专项规划全部纳入管理;编制城市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3个综合类专项规划,引导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补齐发展短板弱项,增强其均衡性和可及性。
(二)矿产资源整体保护和修复能力进一步提升。多维度、高精度完成城市地质调查,首次全面摸清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要素,绘制了首幅详尽精准的“地下蓝图”,向社会推介发布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共享项目成果资料,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布局、重大工程立项及建设提供地质支撑。推广应用绿色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和新工艺,6个地勘项目入选全省优秀绿色勘查典型案例,推动绿色勘查技术转型升级,提升绿色勘查工作水平。2024年度建设完成了绿色矿山13家,建成总数达到27家,以夏甸金矿、三山岛金矿为代表的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成功争取黄渤海海岸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作为全国首个“陆海统筹”矿山修复示范工程,将通过地形整治、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提升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汇能力,筑牢黄渤海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
(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得到进一步实践。以土地出让领域为突破口,系统谋划、创新实践,通过显化生态价值、完善核算机制、探索市场化路径,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全市完成10余宗商住地块生态价测算,莱山区界牌北1号地块完成全省首例附带生态价的土地挂牌出让,体现“生态有价”的理念和价值导向,为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烟台样本”,推动生态价值从“隐性红利”变为“显性资产”,助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鲁网记者提问:
《行动方案》实施生态宜居城乡建设行动中提到“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质”的有关内容,围绕这方面,请问我市在推动绿色低碳建筑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修晓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机遇,大力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围绕绿色低碳建筑高质量发展,提出“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四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立起“好标准”,编制《烟台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烟台市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管理办法》,形成绿色低碳建筑建设制度体系,明确绿色低碳、智慧科技等6大维度、350多项分类技术标准。二是明确“好设计”,省内率先制定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和高品质住宅设计技术导则,确定建筑立面、保温隔热、隔音防水等80多条绿色低碳设计要求,充分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三是应用“好材料”,大力推广高强水泥、高性能门窗、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提高星级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高品质住宅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依托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国家试点,搭建面向全国的绿色建材“四库一平台”,将我市绿色建材认证产品全部纳入。四是做强“好建造”,聚焦市场主体培育,招引68家央企强企落地,扶持3家企业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入库企业达1254家,建筑业产值连续3年增速全省前三。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在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中集成应用,全市已应用5G塔吊、抹灰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和技术,7家企业、14个项目入选全省智能建造试点,形成以特级资质企业为引领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中国网记者提问: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美丽山东建设若干措施》,请问烟台市分行在服务烟台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继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烟台市分行始终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若干措施》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协同,完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2024年,联合五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引导和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搭建合作平台,建立“碳金融”项目库、“环保金融”项目库、“绿色建筑”项目库、“生态产品经营开发”项目库、“节水”项目库,实现五大绿色项目库融资对接全覆盖。建立“绿色工厂”企业融资需求白名单,推送全市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29个、转型金融暨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融资需求清单13个。发挥再贷款和财政政策贴息的叠加效应,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增量扩面,2024年度全市银行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3.43亿元;5家法人机构申报山东省碳减排政策工具3.4亿元。
二是创新产品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海洋碳汇贷”、“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林权+碳汇”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打造以生态资本评估为核心的融资解决方案;支持绿色城市建设,指导商业银行以建筑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利用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发绿色挂钩贷款,聚焦生态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金融支持美丽烟台建设。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示范标杆项目。出台《金融支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落地山东省首笔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融合EOD项目贷款。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开展“零碳岛”金融试点,支持海洋生态保护、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融资18亿元;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通过项目贷款等方式提供资金82亿元。
目前成效已初步显现:
一方面,绿色金融覆盖面显著扩大,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为1875.45亿元,同比增长46.75%,居全省第三位,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为18.6%,居全省第二位。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的碳减排量相当于年减耗标准煤12万吨;另一方面,绿色产融对接效率提升,通过山东省融资对接平台促成融资落地超80亿元,通过银团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方式重点支持了核电装备产业园、“智慧绿色港口”、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等省级重大项目。
下一步,我行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探索建立蓝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烟台从“绿色金融试点”向“全国示范标杆”迈进,为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主持人:
感谢王行长,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希望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开拓创新思路、聚焦公众关切、深化选题策划,推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解读性报道,为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烟台样板”、推动美丽烟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五位发布人,感谢现场各位记者朋友们!谢谢各位!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