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16:18:58
来源:水母网
7月28日, 由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策划的“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文旅产业链专场举行。烟台耕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官磊,长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勇,新绎旅游烟台公司副总经理、虹口1920街区总经理、烟台市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鲁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赵佳君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见面会现场(记者范祖康)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凤凰网:“耕海1号”国家级海洋牧场综合体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形成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创新模式,通过全链条协同、技术赋能和生态融合,打造了可复制的海洋经济发展样本。“耕海1号”创新融合经营之道是什么?
答
烟台耕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王官磊——
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养殖-加工-文旅”闭环。一是构建立体化生态养殖体系,采用“智能网箱+人工鱼礁+底播增殖”的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海底投放10万空方生态鱼礁,构建鱼类全生活史海洋牧场。通过“贝-藻-参”多营养层次养殖,底层养殖海参、贝类,中上层养殖斑石鲷、许氏平鲉等优质鱼类,可实现年产高品质海水鱼类15万公斤。二是通过精细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海产加工企业紧密合作,将采捕的海参经过深度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三是游客现场垂钓的渔获,经过去鳞、去内脏、去鳃的“三去”处理后,实现次日保鲜送达。同时,该平台通过海关注册,成为全国海洋牧场领域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有效推动真鲷、斑石鲷等优质产品出口至国际市场。四是文旅融合打造海上度假综合体。一期“海上花”平台设置60个休闲垂钓位和近600平方米多功能厅,二期“海星”平台包含综合保障区、海洋渔业科普展厅等,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游客可参与现钓现吃、海洋研学、海上运动等体验活动。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实现全链条智能化。一是智慧养殖精准管控方面,依托5G基站和物联网技术,构建18个自动化大系统和42个小系统,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参数,实现亚毫秒级数据传输。采用自动投饵系统(饵料浪费减少80%)、鱼类行为大数据分析、声呐与激光监测,养殖成活率提升至98%。 二是清洁能源与环保技术应用方面,安装930块光伏板和3台风力发电塔,年发电量超45万度,满足平台30%用电需求;采用南极长城站同款污水处理设备,实现黑水、灰水“零排放”。其“光渔互补”“贝藻参立体养殖”等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推广。三是数字化营销与精准服务方面,利用5G+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系统,通过OTA平台、短视频直播等渠道精准推送产品,2025年线上订单占比超60%。四是创新机制与风险防控方面,首创“四个一”安全监管机制(一项制度、一个专班、一批规范、一套预案),明确14个部门职责,制定16项安全规范,被应急管理部纳入海洋牧场安全管理指南,实现消防、特种设备等全领域覆盖。
中新社:长旅集团在构建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答
长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吴勇——
长旅集团根据省委省政府、区工委管委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重点从“强基础、拓场景、育动能、优生态”四个维度,着力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基础设施赋能产业链方面,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对标国家级标准,系统性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实现网络覆盖、智能导览、智能监控、智能票务、智能卫生间等五大核心功能。既满足了游客在景区内便捷获取信息、互动交流以及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也实现了景区管理从“粗放运营”到“精细服务”的转型。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国家文旅部组织的景观评审,正在按计划准备最后的评审验收工作。
在营销活动激活产业链方面,聚焦游客个性化体验打造特色IP。针对年轻群体推出的“一起去追风”“520恋爱季”“大学生毕业季”等活动,通过抖音等平台实现了超5000多万次播放量,直接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的客流增长。其中“大学生毕业季”活动,抖音平台全网播放量3500万+,多次占据各地抖音热榜前10。精准营销在将“流量”变“留量”的同时,也让品牌影响力切实转化为产业链收益。
在业态创新延伸产业链方面,重点打造海岛研学新名片,率先在全国提出并落地“海洋生态全域研学实践岛”概念,与上海璞远教育共同联合研发研学旅行与社会实践课程,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长岛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长岛的海洋生态、地质奇观转化为研学产品,深化了“旅游+教育”的产业跨界融合。
在绿色低碳优化产业链方面,全力构建海岛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与中建山东投资公司合作推进“零碳物业海岛”项目,借助城市运营赋能海岛,通过环卫保洁、垃圾处理、绿化养护、社区服务等一体化管理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品质,打造海岛一体化运营良性循环。这种“生态保护—品质提升—价值转化”的闭环,为产业链注入了绿色发展动能。
总之,长旅集团始终坚持“全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理念,通过硬件升级夯实基础、场景创新拓展边界、生态合作提升价值,让长岛旅游产业链既“有长度”更“有厚度”,持续擦亮“山东好品”海岛名片。
▲见面会设在“耕海1号·山海海洋之星”海上平台现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寻仙号作为仙境海岸的品牌游船,近期有哪些新的航线安排?
答
新绎旅游烟台公司副总经理、虹口1920街区总经理、烟台市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鲁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 赵佳君——
“寻仙号”是我们精心打造的、以“秦始皇东巡寻仙”历史文化为核心主题的特色海上旅游品牌。船舶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海上文化地标”,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千年仙缘,领略黄渤海交汇处的壮丽山海。
其中以寻仙17号和寻仙6号最具海上地标的特色。寻仙17号,原运营长岛-旅顺航线,现已经延伸至蓬莱,从蓬长客港出发,经停长岛,到达旅顺,穿行长岛岛链,重走徐福寻仙之路,一路尽览蓬莱仙阁的缥缈、长岛“海上仙山”的灵秀、旅顺军港的雄浑,以及沿途无数岛屿构成的如诗如画的“百里山海画廊”,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融合人文与自然的一道视觉盛宴。
寻仙6号,将从今年开始运营北五岛观光航线“蓬莱-砣矶岛-小钦岛-北皇城岛”航线,一天玩转三座避世海岛,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去往长岛北五岛而打造的“一日跳岛游”。
中国山东网:“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从2018年的一纸协议到2025年的行业标杆,用7年时间完成从“试验田”到“示范园”的蜕变,在技术创新、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上为全球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您能具体分享一下“耕海1号”的发展历程吗?
答
烟台耕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王官磊——
“耕海1号”海洋牧场的成长历程是一部技术创新、政策突破与产业融合的探索史,其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关键阶段:
2018-2020年期间是战略布局与技术攻坚阶段。首先是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方面,2018年8月,山东海洋集团与中集来福士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全国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研发。项目以“蓝色粮仓+蓝色文旅”为定位,整合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技术、中科院海洋所科研力量,突破传统养殖模式。2019年7月,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仅用8个月完成从钢板切割到下水的建造周期,创下海洋工程领域的“烟台速度”。2020年6月,烟台移动为平台部署5G基站,实现亚毫秒级数据传输,构建起全国首个5G智慧海洋牧场。同年7月10日,一期正式运营,同步投放3.7万空方人工鱼礁,启动海底生态修复工程。
其次是2021-2023年产业成型与生态协同发展阶段。二期工程实现业态功能升级。2021年12月开工,2023年4月28日正式开业。上建7层1万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包含海景客房、海洋科普展厅、海景餐厅、会议大厅等设施,通过休闲海钓长廊串联一期与二期,形成“养殖-观光-体验”的业态闭环。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方面,项目引入了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
第三阶段是2024-2025年品牌输出与区域辐射期。标准引领与模式复制方面,2024年平台主导制定《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规范》等3项省级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持续创新与社会责任方面,2025年6月,平台举办全国放鱼日活动,向周边海域增殖放流鲈鱼等鱼苗30万尾,累计放流规模达200万尾。同步启动“海洋碳汇监测站”建设,探索人工鱼礁固碳计量方法,为“双碳”目标提供数据支撑。2025年下半年,根据市场需求的升级,重塑产品、服务、营销、品牌四大体系,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耕海1号”。
▲“耕海1号·山海海洋之星”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面对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长旅集团在产业链布局上有哪些新的调整和规划?
答
长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吴勇——
当前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正从单纯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长旅集团围绕这一趋势,将聚焦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效运营,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让核心产业“提质升级”。长旅集团以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一方面推动全域景区“一票通”,新增4—5处文化主题打卡点并策划地方特色文化演艺,让景区的文化魅力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加快“野奢蓝湾”休闲渔业项目建设,成立海钓俱乐部、开通帆船观光航线,构建“观光+休闲+体验”的多元核心产品矩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海岛的独特魅力。
让服务链条“提效升级”。长旅集团重点推进晟舟公司船舶建造项目,力争实现2026年5月新船下水投入运营。继续整合港口码头资源、规划景区内部水上交通航线,完善景区内部交通微循环。同时深化与携程集团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特色农旅融合标杆,通过“交通+住宿”的协同优化,让游客尽享高效便捷的旅程服务。
让消费场景“提品升级”。长旅集团重点打造多层次消费场景:在景区内新增布局3处“海豹咖啡厅”直营点,围绕“长岛风味鲜虾饼”进行产品升级与品牌包装,将其打造成为代表长岛特色的标志性伴手礼。推进特色海鲜大排档和高端民宿建设,满足从大众到高端的多元消费需求,让每个消费场景都充满长岛特色。
未来,长旅集团将持续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更优质的产品、更高效的服务,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让每一位来到长岛的游客都能收获一段难忘的旅程。
中国旅游报:新绎旅游打造苹果屋的目的是什么?
答
新绎旅游烟台公司副总经理、虹口1920街区总经理、烟台市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鲁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 赵佳君——
现代苹果种植业的起点在芝罘区,1871年倪维思将西洋苹果种植引入烟台,烟台苹果历史沉淀深厚,市场认知度高,很多游客提到烟台会首先联想到“烟台苹果”。新绎旅游2023年开始启动这个项目的策划和设计,2024年7月建成运营,希望通过苹果屋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商店的业态形式,去发掘更多的苹果文化。就像品牌名称“fun apple”,把苹果文化趣味化、文创化,推动苹果成为烟台的城市符号。
今年,新绎旅游在苹果屋的基础上又扩建了苹果花园,还将增设更多苹果主题的漂亮饭和苹果艺术装置,扩大与苹果农场、工厂和艺术家的合作,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有趣苹果”的创新行动。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