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烟台发布频道
权威发布丨“十四五”,“健康烟台”更健康!

2025-10-23 13:38:55

来源:烟台发布  



10月22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烟台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包伟介绍烟台市“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主要成就,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姜海明;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金玲;烟台市卫生健康委中西医结合指导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桑忠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范祖康 摄影)

“十四五”时期,是健康烟台建设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的关键五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建高地、强基层、促改革、提能力”,推动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得到新提升。

五年来,全市卫生健康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由5954所增至6424所,床位总数由4.3万张增至4.63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稳步提高,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至6.58张、3.78人、3.81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80.47岁提升至81.16岁,多项核心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烟台成功跻身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创新模式试点城市,连续33年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PART 01

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群众看病就医更高效、更便捷

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市口腔医院东院区、市中医医院东院区等一批新建院区相继启用,市心理康复医院莱山院区全面启用,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建成招生。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市妇幼保健综合楼、市奇山医院扩建、市公共卫生综合实验基地等市级卫生重点项目主体完工,区域协同、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加快形成。

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中,毓璜顶医院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地市级综合医院榜首,稳居全国顶级医院百强,市中医医院连续五年领跑全省地市级中医医院。

科教人才支撑更加有力

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增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总数达37个,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1位。新培育“泰山学者”青年专家7人,累计达11人,人才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毓璜顶医院获批筹建“山东省神经免疫互作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实现全系统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医疗服务体验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74家医疗机构与省平台互联互通,7大类131项检验和298项检查项目实现全省互认,累计为群众节省费用4300余万元。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等活动,推出多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举措,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推行候补挂号,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实施“潮汐式”门诊管理,群众看病就医更舒心、更省心。

▲发布会现场(范祖康 摄影)

PART 02

公卫防线不断巩固

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感显著增强 

疾控体系改革纵深推进

疾控体系实现系统重塑,市、县两级疾控局全部挂牌成立,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机构完成整合。启动实施“1+1+4+9”工程,14个区市疾控中心新建或改扩建全面启动。市疾控中心成功创建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烟台山医院入选国家级、毓璜顶医院和芝罘区入选省级医防融合试点。市疾控中心、毓璜顶医院等5家单位7个专业获批全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

重点传染病防控精准有效

在全省率先开展传染病单病例预警与死亡病例评审,疫情监测预警与综合干预能力持续提升。新冠、流感、出血热以及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保持低流行水平,结核病发病率稳步下降。

预防接种服务智能便捷

烟台入选全省首批电子预防接种证应用试点城市,累计建成常规接种门诊162处,成人接种门诊20处,智慧化门诊占比达到96.9%,常规门诊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城区20分钟、农村30分钟“预防接种服务圈”更加完善。

慢性病防控成效明显

建成1个国家级、8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全市61家医疗机构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积极推广“两处方一提示”全人群健康管理模式,设置体检科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82%。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2.02%。

卫生应急响应高效有力

全省首创“120调度3+”模式,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由18.5分钟缩短至13.2分钟,平均出车时间提速到50秒。建成国内首家以5D形式开展无偿献血宣传的科普馆,实施献血者“三免一优”政策,血费直免实现“零跑腿”。

PART 03

中医药特色更加彰显

传承创新步伐全面提速

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由“十三五”末的671所增加到915所,县办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到60.8%。创建7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154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设有中医馆(国医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99.2%的村卫生室可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15分钟基层中医药服务圈”基本建成。

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创建国家级中医肿瘤康复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和国家重点科室建设项目各1个。建成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作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单位,辐射带动9个地市、12个县级成员单位,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培育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4个,引进石学敏院士工作站2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工作站)8个以及其他省级以上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5个。

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成功承办首届齐鲁康养打卡精品路线推介交流会,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处,培育齐鲁康养打卡精品线路8条、打卡地11处,建成省级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2处。

▲发布会现场(范祖康 摄影)

PART 04

基层网底织密筑牢

农村和社区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分级诊疗格局更加健全

紧扣“县强、乡活、村稳”目标,6个县级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1个,实现组织管理一体化。持续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累计选派98名“业务院长”、577名“百名专家”结对帮扶乡镇卫生院,每年选派1000余名医生驻村卫生室巡诊。强化远程影像、检验等共享中心建设,6个县级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8.76%、住院量占比达92.37%。

基层机构条件全面改善

累计完成41家老旧卫生院和1750处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45.45%达到推荐标准。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8处、社区医院28家,70%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改造。

基本公卫服务不断提升

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90.39%,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8.0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97.15万人,全人群签约率70.69%,重点人群签约率90.87%,65岁以上老年人及在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签约率分别达到92.65%、92.17%、94.55%。

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统筹推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与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创新推行基层卫生职称直评直聘制度,安排394名公费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107个,培养选树“齐鲁基层名医”16名。

PART 05

健康烟台共建共享

人民群众福祉进一步增进 

健康烟台行动成果丰硕

实施健康烟台建设三年行动,以健康细胞为抓手,在莱山区黄海明珠社区创新打造“联、防、管、治”慢性病防治体系,推动基层慢性病防治向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延伸,工作经验在《健康中国观察》刊发并全国推广。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3个,建成省级健康教育基地12家,省级健康促进县实现全覆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十三五”末的25.8%提升至35.2%。

老龄健康服务提质扩面

高标准完成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和省级示范先行市试点任务,全国医养结合现场会、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全省医养健康产业现场会等相继在烟台召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累计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各1个,省级示范先行县11个,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95个。

妇幼健康服务持续优化

在全省率先推行婚姻登记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依托毓璜顶医院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成立烟威地区救治联盟,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在全省领先实施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累计接种6.5万人次。不断完善普惠托育服务,在全国率先备案家庭托育机构2所,芝罘区入选全省家庭托育试点。全市可向社会提供托位3.2万个,千人口托位数由“十三五”末的1.6个提升至4.6个,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的机构占比达到84.3%。

行业改革治理创新突破

18项举措获评国家卫生健康委改革创新优秀案例。2项经验入选全省深化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莱州市深化医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激励表彰。在全省率先全域开展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监督执法,“综合监管一件事”“线上医疗”跨部门综合监管入选省级改革试点,“网格化、智慧化、信用化”监管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